10月10日下午,我校政法学院教授夏安凌做客第四期“文华公书林讲坛”,在校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及中日关系的基本走势》的报告,该报告主要是讲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并结合当前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不断挑衅,造成中日关于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情况下来谈中日关系的走向和中国的应对措施。
首先夏安凌介绍了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以及归属权问题,她讲到从钓鱼岛地貌结构,史书记载,国际条约规定等都可以认定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日本用战争手段侵占列岛,同时美国插手制造争端导致了钓鱼岛问题的出现。更重要的是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重要军事要塞,是日本图谋再度侵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的两大主要因素。夏安凌同时提到中日关于钓鱼岛的摩擦由来已久,但是为了和平发展,两国逐渐形成一种默契局面,就是两国都不对钓鱼岛进行开发。但是当前由于日本不断制造事端,破坏了这种默契局面,导致钓鱼岛问题的激烈化。
其次,夏安凌指出这次钓鱼岛问题激烈化的起因是日本政府欲购买钓鱼岛以守卫所谓的日本领土,上演了一场“购岛追逐”的闹剧。而这场闹剧的实质是“所有权阴谋”日本强占钓鱼岛的过程中,通过岛屿的“所有权”流转来显示其“实际控制”。夏安凌进一步分析了钓鱼岛问题激化的原因有:中日双边关系及地位变化;中日历史积怨;中日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中国国际影响的大幅提升;美国在中日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另外,日本国内政治原因,日本陷入岛争麻烦,与韩俄岛争中日本表现软弱,故在钓鱼岛问题上显示强硬,以安抚国内民意。国内政局动荡,各个党派拿钓鱼岛说事,争取民意。所以现在日本交织在二战惨败的耻辱感,经济长期停滞的焦虑感,中国快速发展的失落感的复杂情绪里。
最后她分析认为钓鱼岛问题目前已处临界点,最终取决于日本的态度。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不会因为钓鱼岛挑起战争,因为日本若开战捞不到任何好处。同时指出目前美国的态度是美国对主权问题不持立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的第五条;希望双方通过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夏安凌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措施:首先中国不能“焦虑”,不能“自乱阵脚”,不能因维护和平而“自废武功”。不能因一时之气而“选择武力”。其次要有战略控制能力。再次,多管齐下用“智”处之。第四中国有诸手段对日本进行全面反制。
此次讲座夏安凌透过当前的形势,理性客观的讲解和分析了当前钓鱼岛问题,给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很大的启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