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18日,也是第44个“518国际博物馆日”,很可惜因新冠疫情,老博物馆一直未对外开放。今天就聊下建设中新博物馆。
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的前身,是由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于1952年筹建,1953年建成的“历史文化学院博物馆”,距今已有67年历史,至今共收藏2000余件文物,其中有400多件由钱基博先生捐赠,还有部分是张舜徽教授、王爱施女士和其他校友捐赠,另有一部分为学校出资购得,还有几件文物出土于桂子山建校时期。这些文物自旧石器时代至清末民初,函盖了石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陶器、瓷器、字画等九大类,是百年学府的珍贵遗产,也是名校百年发展的历史见证。
随着高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博物馆逐渐成为一所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及创新的重要平台,成为高校办学历史、办学水平及发展质量的一张名片。
新的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位于学校新建文科综合楼(一期)的三楼和四楼,总计4000平米,其中三楼由《馆藏珍品展》、《钱基博及其捐赠文物展》、《馆藏书画展》三部分组成,四楼由人文馆、报告厅、临时展厅组成。2019年4月,一位社会爱心人士联系学校,表示愿意以个人名义向学校捐赠多件珍贵文物给予华师博物馆,为此学校于5月召开专题校长办公会,讨论捐赠文物对接、新博物馆布局调整及建设事宜。会议决定:一是由博物馆负责捐赠文物的对接工作;二是同意将新博物馆原四楼的临展厅改为“人文馆”,用于该 爱心人士捐赠珍贵文物收藏及永久性展陈;三是做好新博物馆展陈设计改造、装修、布展试运行工作;四是做好老博物馆搬迁及博物馆开馆运行工作(定于2020年7月开馆)。
2019年11月底新博物馆开始进入装修程序。没想到的是,2020年庚子鼠年春节,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中断了新博物馆建设的进程,导致新博物馆装修工程搁浅。
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中央抗击新冠肺炎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发起了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全民战、阻击战、持久战,使新冠疫灾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业逐渐有序复工复产复业。随着4月8日武汉重启,新博物馆装修工程提上议事日程,但新博物馆装修工程因疫情防控要求,施工人员直到五一节假日都无法返汉。
5月6日,随着学校有序有限复工复产,在主管校领导的协调下,博物馆、基建处、施工方三方一起再次就人文馆、临展厅装修工作进行协商,三方一致同意将原四楼东、西、北三个方向的空中花园改造成临展厅,以作新馆临展之用。鉴于著名画家尹维新教授将其一生最得意冰竹画之作“桂子魂”捐赠给博物馆,博物馆决定在新博物馆开馆之际推出首场临展——“尹维新冰竹画展”。
5月15日下午,博物馆馆长刘宝卿携副馆长艾咏芳、馆员罗松再次拜访捐赠该批文物爱心人士,就新博物馆建设及其文物捐赠工作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达成以下共识:待疫情完全控制、学校正式复学之时,将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完成“人文馆”捐赠文物清单(含规格尺寸)及文物的交接工作,以配合并推进新博物馆装修进程。
5月17日,博物馆馆长刘宝卿与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联系,就捐赠文物鉴定及定级事宜请教、求助馆长,请馆长推荐了三位湖北省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准备对已有馆藏文物及该 爱心人士捐赠文物进行鉴定和定级。
新的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将于2020年底正式开馆,而该爱心人士捐赠的百余件珍藏将成为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的璀璨明珠。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的重要名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联系学校过往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桥梁,博物馆将一如既往地承载着收藏文明、传承历史和创新文化的应有使命。
有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大力支持,有博物馆界各位同仁的鼎力相助,有各社会贤达、各界爱心人士的善举,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人有情怀、有信心、有能力打造好博物馆这一校园内的第二课堂,积极发挥其文物收藏与展示、研究与鉴赏、育人与育魂的功能,为百年华大的文化积淀增加底蕴,增添光彩,为滋养师生心灵、增长师生文化自信,为文化中国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刘宝卿、艾咏芳、罗松于2020年5月18日